正因为理雅各把文章的主旨理解成是“调和物论”所以才会有上面的篇名翻译。我们在上文分析过,如果仅仅把《齐物论》一篇看成是调节争端的话,则以偏概全,低估了这篇文章的美学境界。
2.冯友兰的理解:万物及其观点平等
冯友兰英译的篇名是结论性的,回译成汉语是“万物及其观点平等”。篇名的翻译体现了他对“物”意象在审美上的提升,把庄子“抑物扬道”的审美体验转化成了“扬物而不见道”的审美体验。他对《庄子》的理解是建立在郭象注的基础之上。
冯友兰在篇头译了郭象的注:
Everything considers itself to be right and others to be wrong,itself to be beautiful and others to be ugly.Everything is what it is.The opinions of the one and the other are different;that they both have opinions is the same.[12]
冯友兰自己对《齐物论》的解读与郭象的注是一脉相承的。冯友兰在序言中介绍道家的基本观点和意义中对“齐物”的看法引用《齐物论》原文“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如是说:“事实是它们都同样的正确,它们居住的方式都很好。同理,尽管不同事物具备许多不同方面,他们都是正确的,是好的。庄子《齐物论》开篇描写风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就是‘地籁’,所有这些不同的声音,都同样好。人们的不同观点就好比风发出的不同声音,就像庄子说的鸟的歌唱。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籁’;他们都同样的正确美好。圣人只是存有这些观点,并不争论,他们只是站在“道枢”的观点来适应不同的变化。让不同的观点存在,自己超越它们。这就是庄子说的‘两行’。”[13]